情系母校心常在
奉献青春教育歌
三尺讲台存日月
一支粉笔写春秋
今天,与你分享的是
关于校友劳晓兰的成长就业故事
 |
劳晓兰:2016年6月毕业于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文学系对外汉语专业。在校期间,她担任文学系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综合表现优秀,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生一等奖,曾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党务学生干部、校优秀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获院级优秀奖。现于茂名市福华小学任教,担任茂名市福华小学第一党支部干事,三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
除此之外,她撰写的教案《培养孩子的理财习惯》、论文《向语言欺凌说“不”--成功案例记录》荣获校一等奖。参加市直教育系统第一届青年教师公文写作比赛,荣获三等奖。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青年党员教师讲微党课竞赛活动中获校一等奖,市优秀奖。发表的论文《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荣获省三等奖。
初心不改,坚定信念
劳晓兰一心向学,不断充实自己,把握机会。她受我校众多良师的影响,学习他们在教师岗位上发光发热的精神,坚定了要当老师的信念并通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除了在校期间认真钻研论文成为全班唯一一个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称号的同学外,执教期间也一直记录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也正因如此,她所参加的写作比赛常常榜上有名。这就是劳晓兰所说的功在平时。
深耕教育,诲人不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劳晓兰不断苦心钻研工作,因材施教。她与我们讲述了在她执教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时间,在教育学生方面,靠的是耐心、不断地沟通与交流。
她从学生的家庭情况入手,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成功引导成绩差,脾气暴躁的学生走向融入集体、虚心向学的道路。劳晓兰像母亲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在平凡的岗位成就非凡的事业。
深耕教育,诲人不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劳晓兰不断苦心钻研工作,因材施教。她与我们讲述了在她执教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时间,在教育学生方面,靠的是耐心、不断地沟通与交流。
她从学生的家庭情况入手,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成功引导成绩差,脾气暴躁的学生走向融入集体、虚心向学的道路。劳晓兰像母亲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在平凡的岗位成就非凡的事业。

锐意进取,提升自我
劳晓兰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要提前做好考研、考公的计划,在教师编制方面,第一个是要明确岗位,第二个是明确要考的学年段,建议报考初中或者高中的教师证。
另外技不压身,在大学四年期间要尽全力拿到各种证书,例如计算机二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等等,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把该拿的奖都拿到。考事业编或者公务员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唯有勤奋扎实基本功才有获胜的机会。


冲云破雾,寄语未来
时间不语,但请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师弟妹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希望师弟妹珍惜在校的美好时光,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你还不知道毕业后要干什么,别害怕,把当前要做的每一件事,尽力做到最好,那你就是在变得更好的路上。如果已经目标很明确,那就坚定信念,放手一搏,大踏步向前走!
我们都知道,走下坡路会很轻松,也很容易,走上坡路,是会比较吃力,比较辛苦,但那种实实在在的充实感萦绕着你,也会让你觉得妙不可言。
毕业后,再回首,你会发现,四年的积淀,会让你未来的路,走得比别人更快,更顺利。
未来可期,祝福你们。